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当下,我国医药健康产业进入战略加速期,创新药备受重视。北京市将医药健康产业定位为首都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双引擎之一,海淀区也将其纳入“1+X+1”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使医药健康产业成为海淀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坚实支撑。
综合赛迪研究院等多家权威咨询机构的资料,医药健康产业可界定为以生命科学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现代健康产业体系,其涵盖四大核心领域,分别是医药研发与制造、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医疗健康服务及医疗信息化服务。
A.医药研发与制造领域。主要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医药及现代中药三大领域。而生物医药因其靶向性优势成为全球研发重点。
B.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细分为体外诊断、医疗设备、植介入体、医学影像和医用耗材五个专业方向。
C.医疗健康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医疗机构利用其人员、设备等资源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及防疫等专业服务。
D.医疗信息化服务领域。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重点构建智慧医院系统、远程诊疗平台及医疗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化生态系统。
这一系列界定涵盖了从研发制造到服务支撑的医药健康全产业链条。
看点一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
根据赛迪研究院数据,2021-2026年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预计从28943.4亿元增长至5051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7%。此增长趋势主要归因于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疾病谱的变迁。这两大因素共同催生了对医药健康产业的刚性需求。
2024-2026 年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与增长预测
2
地域分布
华东与中南地区在我国医药健康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比超过60%),而华北地区尽管拥有密集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人才资源,其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占比却仅为16.5%至16.7%,明显低于华东和中南地区。这一差异主要归因于华北地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性不足,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尚待完善。这限制了创新资源优势向产业规模的充分转化。此外,较高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是制约华北地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产业链及代表企业
医药健康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给与研发)、中游(药械生产制造)、下游(药械流通与医疗服务)三个环节构成。
医药健康产业链的构成
A.上游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如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分别在大小分子药物CDMO领域深耕,通过提供高质量研发外包服务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优势在于技术研发与定制化服务能力。
B.中游企业。涵盖药物与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其中恒瑞医药在化学药领域表现突出,尤其在抗肿瘤药物和麻醉用药研发方面;中药领域则以白云山、云南白药和昆药集团为代表,致力于中成药及中药材的传承与创新;生物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如长春高新、智飞生物和百济神州,在疫苗、重组蛋白药物及抗肿瘤药物等领域持续突破。
C.下游企业。聚焦医药产品流通与终端服务,包括医院、药店及电商平台等,通过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全产业链企业如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和华东医药,通过整合关键价值节点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实现医药健康产业上中下游领域全覆盖。
中国医药产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及其概况
看点二
医药健康产业投融资市场现状
1
热点融资赛道:医疗器械+生物医药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融资呈现医疗器械数量主导、医药金额领跑的差异化格局。2024年数据显示,医疗器械领域以195起融资事件(占比29.9%)位居融资频次榜首,其高活跃度主要源于三重原因。一是医疗新基建政策推动下,医学影像设备、微创介入器械等高端设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二是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化器械研发周期较短,更契合资本追求确定性的配置策略;三是创新型械企普遍处于Pre-B轮融资前发展阶段,与投资机构"投小投早"的偏好高度匹配。
各省融资事件数和融资总额
相较之下,医药领域融资总额远超医疗器械领域。尽管医药领域的融资事件数略低于器械领域,但其242.23亿元融资总额达到医疗器械领域的2.1倍。具体而言,医药领域的融资主要聚焦于生物药和化学药两大领域。其中,生物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融资次数和融资总额分别占比55.4%和47.3%,成为资本热点。
医药健康细分产业融资细况
2
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细胞治疗+抗体药
在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细胞治疗企业融资次数最多,抗体药企业融资金额最高。2024年数据显示,细胞治疗赛道以34起融资事件领跑生物药领域,占比达35.0%,融资总额为30.47亿元,其个性化治疗优势和长期疗效潜力受到资本青睐。相比之下,抗体药物领域凭借47.20亿元的融资总额和2.05亿元的单笔融资均值,呈现"高金额"特征,融资总额为细胞治疗的1.54倍,单笔融资均值超细胞治疗2.09倍。
看点三
医药健康应用场景
1
热门商业化应用场景
AI+制药、AI+影像/手术、AI+辅助诊断、AI+医疗服务是当前医药健康领域的四大热门商业化场景。
AI+制药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升药物研发效率,代表企业包括品泰控股、泓博医药;
AI+影像/手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精准诊断和手术辅助,典型企业为联影智能、微创机器人;
AI+辅助诊断基于大数据和专家训练实现智能诊断,代表企业有华大基因、洞达医疗;
AI+医疗服务则通过AI 大模型优化诊疗流程和疾病管理,主要企业包括讯飞医疗、腾讯健康。
这四大场景均已形成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2
AI+医疗
如今,人工智能正势不可挡地落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医疗健康领域是其中的重点方向之一。对临近医药健康产业园的人工智能产业园而言,医药健康产业服务平台正可作为桥梁,促成人工智能产业园和周边医药健康产业园的合作。
具体而言,医药健康企业可提供临床试验、基因治疗等真实实验数据,经平台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和标准化处理后,供人工智能企业开发AI 算法和模型。这些技术成果可反哺医药健康企业,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及个性化治疗等领域。这些医药健康服务平台能有效解决 AI 企业与医药健康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壁垒,促进 AI 技术融合与医药健康产业融合,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更是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祥和启源将继续在政策的号召下,深化医疗健康产业研究,发挥自身咨询服务优势,链接优势资源,助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