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财经 时事要闻』栏目,梳理汇总近期国内外重要大事件,聚焦时政新闻、热点关注、行业趋势等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
01
国内大事件
1、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要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不断形成扩内需的新增长点。要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圈。
2、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十五五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是推进产业、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围绕这三者来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新兴产业有什么技术优势就发展什么优势产业,未来产业有什么人才就主攻什么技术,布局什么产业。
3、新华网: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4、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其核心功能应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转变为激励社会创新和推动财富管理的机制,资本市场生态链亟待进行系统性重塑。需改革资产端、资金端和制度端,引入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机构资金,稳定市场基础。
5、央行副行长邹澜:将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5个月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呈现“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分布广泛”、“发行人灵活选择发行方式,获得更长期限融资”、“融资成本较低”三个特点。
6、央行: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增强透明度、规则性和可预期性,提升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和流动性,适当整合投资渠道,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有序投资境内市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02
国际大事件
1、德意志银行:黄金在全球“外汇+黄金”储备中的占比已攀升至30%,在同一时期,美元的份额则从43%下降至40%。若要使其份额追平美元,金价在现有持仓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升至每盎司5790美元。
2、澎湃新闻:因“停摆”持续,特朗普政府将再冻结约11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主要涉及民主党执政城市。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将暂停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和巴尔的摩等地的“低优先级”项目施工。
3、环球网: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确实可能在两周内或稍晚时间举行。两国领导人此前曾明确表达并确认过会晤意愿,在10月16日的通话中也谈到过相关内容。
4、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9月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半导体出口额为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连续两个月创下新高。
5、参考消息:日本政府拟于2026年度将签证申请手续费上调至与欧美国家相当的水平。鉴于访日外国游客呈增加之势,日本政府希望将签证成本上升及物价上涨体现在手续费中。此举也将有助于缓解过度旅游问题。
03
财经与科技
1、上证报:近日,跨境债券回购业务正式启动,多家银行落地首批交易,首日成交规模即达58亿元。未来跨境人民币回购市场将实现规模与活跃度的稳步提升,这标志着中国债市正迈向更深层次的“规则与制度”型开放,将显著提升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吸引力。
2、央视财经:今年以来,贵金属的涨势主导了大宗商品市场,分析指出,目前黄金交易热潮一部分是受到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支撑。当下,美国联邦政府仍在“停摆”,没有人能确定何时会结束,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会受到冲击。此外,全球央行购金热潮以及黄金ETF持仓的增加,也助推贵金属走高。
3、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在出口方面,对东盟、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14%、27.3%和11.8%,对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增速也都超过了整体水平;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院长白重恩:当下社会投资回报率低,需从社会治理理念上更重视居民消费,这其中政府需发挥关键作用,将居民消费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地方税收与本地居民消费更紧密挂钩。目前增加政府财政赤字的成本较低,而收益较大,通过适当增加政府财政赤字更好过渡转型,是值得探索思考的方向。
5、澎湃新闻:前三季度,私募基金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产品备案方面,前三季度国内私募证券产品备案热度显著回升。同期百亿私募业绩与备案同步亮眼,62家机构平均收益28.8%、正收益占比98.39%,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31.9%优于主观私募。
6、中信金控财富委资管工作室:截至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已突破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过去五年间,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行业规模持续攀升,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
7、税务总局: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21.7%和69.8%,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04
行业与民生
1、粮储局局长刘焕鑫:“十四五”时期,我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粮食库存充裕、市场平稳。市场化收购,已成为粮食收购的“大头”,占到了收购量的9成以上。
2、住建部部长倪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建材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
3、世界钢铁协会:预计2025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与2024年持平,达到约17.5亿吨;2026年全球钢铁需求将温和反弹1.3%,达到17.72亿吨。预计2025年中国钢铁需求将继续下降,降幅约为2.0%。
4、央视财经: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除总规模迅猛扩张外,冰雪消费也呈现快速提升趋势。按照规划,到2030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5、央视新闻客户端:“十四五”这五年我国水利建设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这五年,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6、央广网:截至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并推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7、央视财经:“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医药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五年。这五年里,国产创新药“量质齐升”,获批数量超“十三五”时期的2.8倍,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8、工信部: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在城域内提供毫秒级算力资源网络通达能力。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打造高品质毫秒入算底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