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2022年,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万多家、“小巨人”企业899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6家。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成效明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成功举办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2022年从1月到11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650万辆,整车出口创历史新高。国内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质量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印发实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投入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会议指出,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工业和信息化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
在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方面,稳住重点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鼓励工业大省主动挑大梁,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取得新突破。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深化产融合作,充分发挥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投入。
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狠抓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起益企”、服务月等服务品牌。健全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
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方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出台促进装备数字化政策措施,发展服务型制造。全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和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
在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方面,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健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在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方面,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加快新型元器件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工业软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绿色基础制造工艺。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做优做强部重点实验室。
此外,还要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做好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的有效衔接,积极承担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坚持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安全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巩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大优势学科建设力度,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协同;全力以赴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加强供需对接,协调推动医疗物资精准投放。
祥和启源发挥自身优势
助力“专精特新”茁壮成长
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的引导下,尽管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仍有大量“专精特新”企业逆势增长,表现出了抗风险能力强、发展韧性足的特征。从发展势头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可谓不负所托。天眼查报告显示,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达65%。
近年来,工信部将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创新支持上,中央财政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3批重点支持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在优化服务上,推动22个省份与金融机构联合印发专项融资方案,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小巨人贷”“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高效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祥和启源也在不断发力。积极寻求最优的解决办法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纾困解难、解决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发展瓶颈。祥和启源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多举措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围绕“大投行+精品私行”双轮驱动战略,聚焦5G物联网、医疗健康、高端智能制造等领域,以资本赋能,支持中小企业引进来、融进去,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2年8月,祥和启源联合中央财经大学发布《中国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基金运行机制研究报告》(简称“白皮书”)。从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发展背景、市场现状、运行机制、趋势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论方面,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应急转贷基金”研究的不足,在实践方面,为政府设立和管理企业应急转贷基金提供了借鉴意见,同时也为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希望本白皮书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点燃希望、续接活力、重新上路。同时也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一份“祥和”力量!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祥和启源从未停止脚步。近年来,公司紧跟国家政策,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聚焦产业,围绕“专精特新”企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金融资本优势,用实际行动服务实体经济,以金融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支持,帮助企业度过初创期,步入发展期,走向成熟期,为解决稳投资、稳增长的应急之需蓄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长远大计做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