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财经 时事要闻』栏目,梳理汇总近期国内外重要大事件,聚焦时政新闻、热点关注、行业趋势等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
01 国内大事件
1、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快各项资金下达拨付,尽快形成实际支出。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4、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5年1月底的5670.7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民营企业正在加快从传统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驱动型,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5、央行行长潘功胜: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还可研究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拓宽政策支持的覆盖面。
6、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针对性和前瞻性,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
7、央行行长潘功胜: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万亿;降低再贷款利率;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大幅提高政策覆盖面;保持财政贴息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再贷款使用流程。
8、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025年,将围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金融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等。围绕推进社会、文化领域立法,制定托育服务法等。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
9、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02 国际大事件 1、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重新武装欧洲”(ReArm Europe)倡议,旨在建设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的欧洲。欧盟加强欧洲国防工业和提高军事能力的新计划可能调动近8000亿欧元资金。冯德莱恩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时代,欧洲的安全正面临现实威胁。”欧盟将提议为成员国提供更多的国防投资财政空间,以及1500亿欧元的贷款,并将致力于调动私人资本。 2、韩国央行:2024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6624美元,比上年增长1.2%,超过了日本。在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位居第6位。 3、证券日报:近期,多家银行对美元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下调,调整后,美元存款产品的年利率普遍降至3.5%以下。业内专家表示,美元存款利率下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美元自身的汇率波动,市场供需关系是商业银行调整美元存款利率的关键原因。 4、德国候任总理默茨:作为全面政策改革的一部分,将设立一个5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以解决急需的国防投资问题。并呼吁欧盟改革其财政规则,允许各国在不违反欧盟预算规则的情况下增加国防开支。 5、欧盟统计局: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欧盟对华出口贸易额为2133亿欧元,进口贸易额为5178亿欧元,逆差3045亿欧元。 6、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停火使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能够扩大向加沙人民提供救援的规模,包括住所援助、医疗援助、水和食物,但自从通往加沙的过境点被关闭以来,面粉和蔬菜价格上涨了100多倍,合作伙伴目前正在评估剩余库存。 03 财经与科技 1、央视新闻: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与此同时,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2、澎湃新闻: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深融合,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占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放赛博烟花,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 3、澎湃新闻:将于4月13日举行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同期举行。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共跑同一路线,但拥有单独赛道,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保障人机安全。 4、央行行长行长潘功胜: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地方债务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持续收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配合,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综合运用在线修复、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稳妥处置中小银行的风险,高风险中小银行的数量较峰值已下降一半。 5、证监会主席吴清:去年9月至今,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在A股市场净买入约2900亿元,有力支持了市场企稳向好。 6、澎湃新闻: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资领域之内。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 04 行业与民生 1、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火星是太阳系内和地球最为接近的行星,此前我国已经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后续将通过天问三号任务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2、央视网:机器人已经在中国空间站开始上班了。近期,国家太空实验室内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并行开展,机器人“小航”再次上线与航天员一同完成了多模态交互技术研究等多项实验,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默契指数。 3、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经过努力能实现。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AI,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超4亿亩。 4、央视新闻客户端:要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它是相对于一次性使用火箭来说,完成预定发射任务后,可以全部或部分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经过检修维护与燃料加注,可再次执行发射任务的火箭。 5、证券时报:2025年新春伊始,全国各地掀起低空经济部署“热潮”。目前,国内30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写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的护航引领下,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迅猛,已然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